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中新網天津12月28日電 題:日處理能力20萬噸 中國北方地區規模最大尾水人工濕地年底完工
作者 王在御
“嶺坡碧綠郁蔥蘢,流水涓涓翠鳥鳴。”俯瞰天津市津南區736平方公里綠色生態屏障,一幅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畫卷徐徐鋪展。津南區始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協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統籌推動生態制度、生態安全、生態空間、生態經濟、生態生活、生態文化六大領域建設,全力打造踐行生態文明思想的典范之區。其中綠屏·八里灣片區是津南綠屏中規模最宏大、體系最健全、特點最鮮明的片區,林田水比例約為1:1:1。
中建六局水利水電公司承建的天津市津南區再生水利用及水生態綜合修復工程是由中央環保專項資金支持的項目,是中國北方地區規模最大尾水人工濕地,是天津市津南區衛南洼及綠屏·八里灣生態片區水生態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任務是處理津沽污水處理廠近期20萬m3/d尾水及治理衛南洼片區面源污染,工程內容包括恢復郊野公園水生態系統,人工潛流濕地15萬㎡、表流濕地120萬㎡,施工總面積相當于189個足球場的城市“凈水器”。該項目計劃于2022年12月31日完工。
以綠色生態修復書寫高質量發展“時代答卷”
在該修復工程建設過程中,項目部根據政府規劃,按照“宜林則林、宜田則田、宜水則水”的原則,把中國建筑《十典九章》的“綠色人文”的理念融入項目建設全周期,打造水生態循環系統,形成了田水相依相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景象。
該工程以綠屏·八里灣為原點,每天將津沽污水處理廠20萬m3的尾水引入衛南洼生態片區的表流濕地進行涵養凈化,使尾水水質指標提升10%,同時通過種植對氨氮、總磷去除率較高的水生植物群落,將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立體有機結合,經過該系統處理后水質可以提升到不低于地表水四類標準,為綠色生態屏障區建設提供了優質的水源保障。
與此同時,該工程對衛南洼生態片區農業面源污染開展工程性治理,構建12萬m3/d的人工濕地水質凈化系統,用于收納涵養1萬畝農田瀝水及周邊地表徑流,實現截留農田瀝水、魚塘退水和地表徑流等面源污染,對農田排水污染物去除率達到70%-80%,使津南區優質再生水供水量大幅度提高,增加再生水利用量可達到7300萬m3/年,污水回用率將提升至40.5%,可保障75.3%的農業及生態用水。
通過岸坡綠地,表流濕地和淺灘深湖組合型水域,實現對初期雨水和津沽污水廠尾水的收集和深度凈化,主要污染物去除率達到60%以上,大大改善大沽排水河入河水質,實現區域內水體的長效治理與水質保持,助力該地區生態環境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以精細化管理筑牢高品質履約“生態籬笆”
走進天津市津南區再生水利用及水生態綜合修復項目,“品質保障價值創造”核心價值觀無一不被印證,鋼筋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綠化工程處處體現著匠心,水利水電公司將踐行國家全面節約戰略與中國建筑“五個建造”相結合,采用安全第一、環保優先、質量至上三位一體的施工管理模式,以精細化管理筑牢項目建設的“生態籬笆”,追求水生態修復項目的卓越品質。
精益管理保障工程安全。項目實施前,項目部率先組建起從項目經理到施工班組的“全覆蓋”式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構建起所有相關方的“大安全”工作格局。成立了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明確了各部門及崗位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累計召開30余次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會議,制定了安全生產責任制,每年度進行更新,各級責任人均履行簽字確認手續,每月逐級開展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進行考核,項目負責人每天帶班檢查施工現場安全情況,每周組織全面的安全檢查;項目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每天現場安全巡視,并做好記錄;各專業人員每周進行臨時用電、機械設備、消防、文明施工等專項檢查建立了施工作業人員“一人一冊”安全教育管理檔案,對所有新進場工人均登記造冊,納入檔案。
綠色施工再樹企業品牌。項目部編制了綠色施工方案、環境保護方案等一系列綠色施工措施,并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綠色施工第一責任人的綠色施工管理體系。綠色施工實施管理小組把“金點子”變為樹立品牌形象的“金鑰匙”。采用傳送帶等先進機械、低噪音設備進行施工,對噪聲進行監測,形成監測記錄,保障夜間噪音小于55dB,有效降低噪音污染。提倡節約用水,強化節水意識,凡是有水龍頭的地方就會看到醒目的節水標識,減少水資源的消耗,避免浪費。采用太陽能供電系統供電,倉庫選用太陽能照明設備等節能燈具,有效降低能耗。工程鋼筋采用外加工處理,降低鋼筋廢材率,在鋼筋加工廠設置鋼筋廢料區,對鋼筋廢料進行統一回收處置。通過施工道路定時灑水降塵,定時派人清掃施工路面減少塵土量,裸土覆蓋率達100%,安裝沖車平臺減少車輛帶泥上路,確保施工現場揚塵治理到位。
嚴格把關助力品質履約。以精益建造為根本,項目部編制專項精益建造實施方案,簽訂精益建造目標責任書,對傳統的和現有的施工工藝流程進行重組或改進,在項目施工的整個過程中,項目管理人員發揚“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秉持始終堅持建造高標準項目。根據工程進度情況進行原材、土工、試塊三大類試驗檢測,累計實驗檢測共計1877余組,所有原材經檢測均合格,壓實度檢測符合設計要求。施工完成后對成品進行質量檢測以及設置安全標語、保護樁等保護措施對成品加強保護,層層把關,嚴格要求,助力綠色項目建設的有效推進。
以科技創新創效賦能新時代“生態藍圖”
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更需要科技支撐。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科技創新中,通過科技創新實現關鍵技術的突破、共性技術的推廣和節能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從而有力地推動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更好地為描繪新時代“生態藍圖”賦能。
天津市津南區再生水項目采用一級動力學模型對水平潛流人工濕地模擬計算出水平潛流濕地COD、氨氮、總氮和總磷的面積速率常數,從更深一層的角度去解釋去污機理,提高人工濕地的處理效率,進而構建內部參數更加精確的模型。另外在施工設計過程中運用“BIM+科技創新”、設計建造人工濕地填料新型框架,有效推動項目科技建造、降本增效。
為了增強導流堰堰體的穩定性,降低現場焊接帶來的不利影響,經過項目管理團隊的思考和討論,決定選擇具有耐溫、耐腐、易于施工等優點的彈性填料,填料在有效區域內能全方位均布,使氣、水、生物膜得到充分接觸,保持良好的活性和可變性。另外通過BIM技術進行受力分析計算,采用以UPVC管材為主的形式作為本次填料支架應用到實際工程中,既能提高框架的使用壽命、增加填料的比表面積,又能實現降本增效。
同時項目部優化了施工方法,利用搭設便橋的形式,取代了原計劃的機械設備安裝,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避免揚塵等空氣污染,進一步推動了項目科學有效的實施,為“生態藍圖”的繪就提供了科技支撐。
奮進“十四五”,中建六局水利水電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將持續助力生態建設,積極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奮力將“綠水青山”轉化為人民群眾可享可及的“金山銀山”,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生態藍圖”,厚重書寫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綠色答卷”,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完)
24小時熱線:
13951428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