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中新網11月10日電 題:專家:船舶行業距離全面實現自動化還任重道遠
中新財經記者 阮煜琳
“世界上沒有兩艘船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姊妹船,也會因為建造工藝等原因有些許的不同”,中國船舶業業內人士10日在“2022船舶產業發展論壇”上說,中國大多數船廠仍處于機械化階段,而且有非常大量的手工作業,少數龍頭企業在局部實現了機械化、自動化和數字化交叉結合。
由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主辦、中國船舶報社聯合主辦的“2022船舶產業發展論壇”在第十五屆中國大連國際海事展覽會期間召開。本次論壇聚焦“機器人在造修船中的應用”,旨在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促進船舶工業高質量發展,踐行新時代船舶工業科技創新、綠色融合發展理念。
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友聯船廠(蛇口)有限公司綠色科技事業部副總經理劉鶴通介紹當前中國船舶行業機器人發展及現狀時說,對船舶行業來說,通用性的部件很少,標準化的程度也很低,材料設備是全球化進行采購,零部件的種類和材質要數以百萬千萬計來計量,有些特種設備甚至連標準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也就造成船舶行業很難實現標準化。
他說,總體而言,我國大多數船廠仍處于機械化的階段,而且有大量的手工的作業。有數據統計,我國的大型骨干船廠的整體自動化的比例僅有38%左右。所以說我們要認清造船業在機器人領域的發展情況,我們船舶行業距離全面實現自動化,乃至數字化、智能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清華大學機械學院研究員關立文表示,機器人技術和智能感知控制技術能夠賦能船舶行業,突破核心智能裝備和關鍵技術,促進船舶行業由傳統作業模式向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升級,提高我國船舶產業制造能力和發展水平。
江蘇自動化研究所機器人事業部高級工程師王興華指出,船舶修造企業在機器人應用方面,應發揮科研國家隊優勢,打造船廠智能化新裝備,推動船舶造修加速邁向“智造時代”。
北京史河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許華旸介紹,經過多年研發,史河機器人成功推出船舶除銹機器人,研發出國內首臺化工打磨機器人,并陸續攻克大型承壓設備爬壁機器人吸附、越障等多項關鍵技術,創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體系。
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數據,2021年,我國造船業三大指標繼續保持全球第一,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中國船舶企業分別占世界總量的50%左右。
與會專家表示,當前,船舶行業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的發展趨勢十分明顯。今后,我國船舶行業要大力推動機器人及相關自動化、智能化設備在造修船領域的應用,不斷拓寬應用場景,實現新技術新裝備與傳統業務的融合發展。(完)
24小時熱線:
13951428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