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林志穎父子車禍最近引發了廣泛關注,據媒體報道,林志穎可能進行“3D打印技術進行臉部重建”。這個聽起來科技感十足的修復手段,可以恢復“不老神顏”嗎?
記者了解到,3D打印來幫助面部重建,在臨床上其實已經運用起來,但3D打印出“骨骼與組織”直接植入人體,更多地還是在臨床探索中。江蘇省口腔醫院(南醫大附屬口腔醫院)此前就完成過3例3D打印下頜骨植入手術。專家表示,這項技術要普及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
你可能不知道:
臉部骨折了歸“口腔醫生”管
很多人覺得骨折了就得找骨科,“接骨頭”是骨科醫生的活,但面部骨折了,其實得找口腔醫院,由頜面外科醫生來處理。
“這是因為頜面部骨折和四肢等其他部位的骨折大不一樣?!苯K省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李懷奇副主任醫師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我們牙齒的牙根是深埋在頜骨里面的,是非常重要的咀嚼器官。人體其它部位的骨頭斷裂了或者移位了,絕大部分只要恢復到原來的形態就可以,但頜面部骨折不僅要考慮到骨折的復位,考慮到頭面部美觀的需求,更要考慮到口內牙齒咬合等問題,強調功能的恢復,每一項都很重要,因此并不是單純的骨科醫生就可以處理。
口腔頜面外科處理的,有時候還是救命的問題?!拔覀冊浗釉\過一位女患者,因為大貨車側翻,車滑出去的時候,患者的臉也貼著高速公路滑出去,巨大的外力讓半邊臉的整個軟組織都撕脫了,骨頭骨折,半邊臉的肉也沒有了。”李懷奇表示,面部血供豐富,患者首先面臨的是大出血搶救,然后是處理面部的損傷。骨頭斷了,打上鈦金屬板固定起來;面部肌肉缺損了,從頸側隱蔽的部位設計鄰位皮瓣來覆蓋好創面;面神經也撕掉了缺損太多接不起來,那就從其他非重要部位取來神經,像架橋修路一樣,把兩端神經給連接起來。患者的手術住院修復經歷了10多天,后期康復訓練、神經功能恢復也會經歷更長的時間??傮w來說,這位缺了半邊臉的患者,經過修復,恢復得還不錯。
關于3D打印:
打“模板”很常見,讓醫生修復不再“憑感覺”
李懷奇告訴記者,3D打印是十多年來在醫學領域發展很快的一個行業,是生物組織工程、材料學、計算機影像等技術發展誕生出來的產物?!氨热缯f患者的一邊臉缺損了,那傳統的修復是醫生‘憑感覺’,根據自己的經驗,對比著另一側的樣子來完成這一側的修復。但有了計算機數字化技術之后,我們就可以把患者的照片、CT或是磁共振的數據導入到系統,由計算機來完成重建工作?!崩顟哑嬷魅吾t師表示,重建后,3D打印技術就可以用鈦金屬或是其他高分子材料打出正常骨骼形態來,患者可以直觀地看見修復性效果,醫生修復也有了模板。
用3D打印技術來打模板,在此基礎上進行修復,在臨床上應用已經很廣泛。尤其是口腔頜面外科,因為臉部骨骼都帶有弧度,對精準要求很高,因此也與3D打印技術非常適配。
李懷奇副主任醫師舉了一個例子,有個小伙子在下頜骨上長了腫瘤,腫瘤雖然是良性的,但是體積很大,切了長,長了又切,在外院反復進行了三四次手術?!跋骂M骨承受不住這樣的損傷,相當于腫瘤最終把骨頭‘吃’空了,整個下頜骨斷掉了。如果只打一個鈦合金板,對功能影響非常大,最后我們的方案是取腿部的腓骨來進行修復。”李懷奇解釋,下頜骨有弧度而腿骨是“直挺挺”的,沒法直接拿來就用。這時候就用上了3D打印技術。數字重建后,醫生根據打印出來的正常下頜骨形狀進行了鈦合金板的預成型,十分貼合。有了模板的情況下,醫生再將腿骨按照下頜骨的形狀進行塑形,一段段拼接起來,最后完成了整個重建修復的過程。
打印出骨骼植入人體,江蘇已經有成功案例
據媒體報道,林志穎的顏面部重建方案可能是,面部較大一部分骨骼將通過鈦合金植入,另一部分較精細的骨骼將通過3D打印技術重建,重建后的骨骼與肌體接觸后,骨細胞可以附著生長進去,將植入物與骨骼融為一體。
打印出可以植入人體的骨骼,聽起來非常有科技感。李懷奇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3D打印可植入的“骨骼與血肉”,臨床上其實一直在探索。2015年左右,上海411全軍口腔中心通過3D打印出了一段下頜骨植入人體,是全國首例3D打印下頜骨植入手術;2019年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用3D打印聚醚醚酮材料再造“下巴”關節,是世界上首例3D打印下頜關節植入的病例。江蘇省口腔醫院也在2020年前后,完成了3例3D打印下頜骨植入手術,3個病例都取得了成功。
“但是3D打印骨骼來直接植入人體,其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打印‘血肉’等軟組織,就更難了?!崩顟哑嬲f,國家對于醫療植入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植入人體的材料,也需要通過生物安全性等多方面的檢測。用什么材料打印,修復部位不同,材料也不一樣。3D打印是個性化定制,沒有辦法規模化生產,因此也沒有現成的、非常明確的標準來衡量產品,每一例植入病例,都要經過嚴格的倫理審核。目前,3D打印直接植入人體的“骨骼”,價格也非常貴,下頜骨的“體量”,一副可能就要花上十幾萬元,這些都是這項技術還不能廣泛應用的客觀限制。
“另外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講,骨骼經過千百年的進化,非常精密,既有很好的強度,也能承受牙齒咀嚼等傳導的力量,還能附著肌肉神經血管,控制運動完成功能。3D打印的材料目前還無法和原生的骨骼相比。”李懷奇告訴記者,神經肌肉還很難附著在打印的材料上,在這些材料上去進行牙齒的修復,幾乎是不可能的,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材料不太符合生物力學的要求,容易出現術后的感染和暴露,這些都是需要去克服的問題。
延伸提問:林志穎的“不老神顏”可以恢復嗎?
很多人關心林志穎的“不老神顏”可以通過3D重建技術恢復嗎?也有人動起了腦筋,如果進行臉部3D重建,那醫生能不能“順手”整個容,墊高點鼻子、填充些脂肪,是不是還能讓臉部更“優化”了?
李懷奇表示,顏面骨折很多是由外傷引發的,確實影響了容貌的問題,但口腔頜面外科醫生更多關注的還是醫療本身。如果患者傷情復雜,甚至伴有范圍較大的缺損,那么肯定是主張先進行醫學救治,將大概輪廓修復好。等3-6個月后病情較穩定了,局部恢復得比較好了,再進行個性化的美學調整,進行祛疤、填充凹陷等“補救”措施。修復手術和治療性的手術不可能同時完成,需要患者和醫生溝通好,配合好,才能最大程度修復面容。
24小時熱線:
13951428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