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中新網北京8月16日電 (記者 徐婧)今年8月15日迎來首個全國生態日,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近年來北京城市綠色空間持續拓展,生物多樣性水平顯著提升。到2022年底,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4.8%,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9.3%,天藍水清、森林環繞的生態城市的輪廓已經顯現。
打造綠色生態打卡地
近年來,北京以高質量綠化工程為引領,持續拓展綠色生態空間。圍繞“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的總要求,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的思路,陸續開展了兩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打造以大尺度近自然森林為主、綠色廊道相互聯通的森林生態系統。
該工程累計增綠219萬畝,相當于219個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栽下各類樹木1.03億株,打造了朝陽溫榆河公園、南苑森林濕地等一批綠色生態打卡地,大大增強了優良生態環境、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
經過科學統計,新增的森林樹木顯著提升了對城市空氣的凈化功能,每年能夠消減空氣PM2.5量26.76萬噸,同時還能增加氧氣供給195.77萬噸,并可以存蓄相當于181個昆明湖的水量。
建設“近零”碳排放城市
實現“雙碳”的目標,需要充分發揮森林的固碳作用。隨著首都綠色基底不斷夯實,全市以森林健康經營為抓手,加強對森林資源的科學撫育,讓北京的森林成為穩定、優質的“碳庫”。
據測算,截至2022年底,全市林地綠地生態系統年碳匯能力達到880萬噸,相當于中和了北京293萬輛私家車1年的碳排放,為北京率先打造“近零”碳排放城市提供了有利條件。
全市陸生野生脊椎動物達608種
近年來,北京以棲息地保護為重點,持續發力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結合造林綠化工程在全市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育小區295處、小微濕地491處,為野生動物營造了更廣闊的棲息空間。
目前,全市已經建成79處自然保護地,使全市90%以上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及棲息地得到有效保護。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作為旗艦物種的代表,原本在房山只為了遷徙中轉,目前種群數量增長到100余只。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全市已發現陸生野生脊椎動物608種,植物2088種,北京正在向“生物多樣性之都”邁進。
優化完善綠色空間結構
北京持續增加市民身邊的綠色休閑空間,提高綠色惠民水平。突出自然生態,全市建設了東城安德、石景山衙門口等城市森林53處,新建朝陽百子灣、海淀五福玲瓏等休閑公園154處。通過堅持在城市核心區和中心城區見縫插綠,建成東城香餌胡同、西單體育公園等“小而美”的口袋公園及小微綠地334處。
北京還創新提出全齡友好型公園建設理念,完成了東城龍潭中湖、西城人定湖等40處全齡友好公園改造,進一步提升公園服務功能和景觀品質。到2022年底,全市已有各類公園1050個,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88%,首都市民的綠色獲得感不斷增強。
下一步,北京將以規劃為引領,城市總規確定的綠色生態布局將全部實現造林綠化。結合城市更新,挖潛增綠,不斷優化完善綠色空間結構,在市民身邊建設布局均衡的公園游憩體系。同時,通過開展森林質量提升工程,不斷優化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完)
24小時熱線:
13951428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