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行至年中,我國上半年的各項經濟數據正在陸續公布。今年以來,從國家到地方都推出了一系列提振經濟的政策措施。目前,我國經濟走勢如何?推動經濟發展的內生動能,出現了哪些新變化、新特點?在主要經濟指標出爐前,記者采訪了多家高端智庫的權威專家和研究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聽聽他們對于上半年經濟形勢的分析和解讀。
今天我們來關注國內的消費和投資,從總量和結構上,數據中都有哪些新發現?又有哪些變化趨勢值得我們特別關注?
消費結構持續優化 新需求帶動消費升級
從這張近幾年來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同比走勢圖上,可以看出,今年前五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值達到18.76萬億元,同比上升9.3%。其中五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78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12.69%。專家表示,與此前相比,上半年以來,我國居民消費總量正在恢復到常態水平。
香港致富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肇越:今年以來,零售總額增速出現了上升,這里邊有參照去年同期的時候低基數的影響,但是即使扣除,我們也會看到,實際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反映出來的消費情況,基本恢復到了常態,此前受到沖擊比較大的餐飲行業也得到了明顯改善。
上半年以來,各地出現了不少“出圈爆款”,多元化的消費新場景和新模式,激發出新的消費需求。不僅如此,交通出行、教育、醫療服務等領域消費也持續增長,這些都直觀反映在消費結構的變化中。專家表示,服務性消費在總體中的比重上升,這體現出消費者對高品質和個性化消費的需求不斷提升。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營銷系教授 彭泗清:居民的消費結構在變,在轉型升級,跟一般的實物消費不一樣。服務消費可能會依賴于一個更好的生態,更好的系統,它是一個鏈條。服務消費比重在不斷提升的時候,它其實對于中國產業,比如說第三產業服務業本身的提質升級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專家預計,隨著經濟溫和復蘇和新一輪穩增長措施的進一步發力,未來消費對經濟的促進作用還將持續顯現。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營銷系教授 彭泗清:我們要運用更多新技術,開拓更多新的消費場景和運用新的消費模式,讓消費者有更好的、新的體驗和享受。要讓消費者放心,對于各種產品和服務確保非常好的品質,還要把消費各個環節都打通,使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間能夠非常開心,我覺得這都是我們將來能有一個更好、更高質量消費應該去做的事情。
重點領域生產與投資恢復明顯
不僅是居民消費的總量與結構持續優化,作為資本市場“晴雨表”,上市公司的發展和業績表現,也反映著國家政策的落地情況,以及資本對產業的支持方向和程度。那么,今年以來我國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總體如何呢?專家從全球視角的研究中,為我們做了分析。
在這個包含了全球上市公司發展情況的研究中,專家通過統計包括A股、港股等在內的全部中國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報的數據,勾勒了今年以來,我國上市公司的整體發展情況。
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首席專家 何志毅:我們發現在5個產業里利潤是增長的,日常消費產業、通訊業務產業、公用事業產業、能源產業、非日常消費產業,這種情況是不錯的。因為按照全球產業分類標準,就11個大類產業,我們5個產業呈現了利潤增長,在兩個產業里是既出現利潤增長,也出現銷售收入增長,為日常消費產業和通訊業務產業。
細化維度,11大類產業,共包含158個細分產業,繼續用銷售收入和利潤的指標劃分,我們發現,今年以來,國家重點支持的多個細分戰略性新興產業,都呈現出“雙增長”態勢。
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首席專家 何志毅:無線電信業務、半導體產品、半導體設備、電器部件與設備、建筑機械、農業機械、特種化工等等,這些細分產業里面是非常明顯的“雙增長”,比如在半導體產品和半導體設備平均增長率都到30%左右。
與此同時,觀察發電量的變化,我們也發現,今年前五個月發電量累計值同比增加3.90%。其中五月份發電量相比去年同期增加5.60%。今年以來,社會生產和生活正在加快恢復,經濟回穩向好。
香港致富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肇越:在電力消費量里,工業尤其制造業對于電量的消費占比非常高,發電量的絕對數值一直保持比較平穩增長趨勢,這個數據實際上從一個側面顯示了中國工業尤其制造業目前的發展,相對來說是處于一個平穩增長的狀態。
轉方式調結構經濟增長有后勁
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面臨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恢復和擴大內需成為經濟企穩回升的關鍵。國家在轉方式、調結構、增動能上不斷發力,具體效果如何?未來經濟增長動能如何?繼續來看記者的采訪。
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4.0%。從分項上看,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同比增速達38.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速達27.6%、汽車制造業同比增速達17.9%、鐵路運輸業同比增速達16.4%,均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也較此前有明顯增長。專家表示,這些數據充分反映出,當前我國的政策導向和產業升級的引導作用已經在重點行業顯著發揮,在未來,重點行業頭部企業的引領帶動效果還將持續顯現。
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首席專家 何志毅:經濟的發展是靠產業,產業的發展是靠產業的頭部企業,它能夠帶動整個產業鏈,就會形成一個產業集群,形成整個產業欣欣向榮的場面。
專家表示,驅動全球各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都經歷過從勞動力、資本,向技術的轉變過程。目前中國經濟處在轉型的關鍵時期,經濟發展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益,在這過程中,轉方式、調結構,將帶動生產要素進行重新配置,這勢必在短期內帶來包括人員流動、企業轉型等調整。從長遠發展上看,經歷這些變化,將持續改善中國經濟發展的動能,有助高質量發展。
香港致富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肇越:中國經濟無論是從居民消費、投資等幾個方面都出現了明顯好轉趨勢,雖然在微觀層面還有一定的困難,但這是任何一個國家經濟向前走的一個正常過程。對于這些調結構帶來的變化,我們要有一個科學的和全面性的認識,通過結構的調整帶來動能的調整,才能保證經濟未來持續增長。
(總臺央視記者 劉穎 董彬 邵晨 濟南臺 天津臺 央視新聞客戶端)
24小時熱線:
13951428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