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河南平頂山,以煤成名,因煤而變。這里最大的煤炭企業,去年一年的產值達到了1200億元,這其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是靠銷售煤炭原料所得,其他900多億元都來自煤的延伸產業。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來看記者的一線調研。
平頂山素有“中原煤倉”之稱,在中國平煤神馬集團,記者看到的,卻是衣服箱包、汽車輪胎、太陽能電池片這些和煤不相關的產品。當地人告訴我們,它們都是由煤變身而來。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尼龍科技有限公司員工孫雯萍:煤是化工原料之母,(煤)經過一系列的煉焦還有加熱等物理、化學反應后,就會生成各種各樣的提取物,這瓶尼龍66鹽原液,就可以制成高強度的尼龍絲或者是切片。
記者在車間里看到,一排排的生產線,正在源源不斷地加工尼龍絲。按照特定的顏色、韌性分類,它們變身為形態各異的原材料。隨著技術不斷更新迭代,這里研發的尼龍新材料還在進軍高端制造業領域。上天,可以做成航天器降落傘傘繩、飛機輪胎;下海,可以成為遠洋貨輪的牽引纜繩。最貴的產品,可以賣到每噸180萬元。
正在測試的是一種高性能纖維材料,它的強度已經達到了鋼絲強度的六倍。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尼龍纖維全流程重點實驗室主任李新:這樣的線,10根就可以吊起來一輛小轎車。
而企業還在挑戰研發更高強度的纖維新材料,他們投資5700多萬元,在生產一線建設一個全流程實驗室,科研人員在實驗室完成小試后,步行兩三分鐘,就來到了旁邊生產線上的中試基地,中試成功后,很快就能到生產線上進行量產。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尼龍纖維全流程重點實驗室主任李新:在一個月左右,我們就可以完成它的一個開發,具備了投放市場這么一個條件了。
如今在平頂山,圍繞一塊煤研發出來的新材料就有上千種,一個千億級的尼龍新材料產業集群正在形成。除了充分挖掘煤的價值,當地又在“變廢為寶”上動起了腦筋。
總臺央視記者高媛:我現在位于河南平頂山的花山光伏電站,我周圍這些光伏板每天可以發電50萬度。
山腳下的不遠處,就是河南最大的煤焦化產業園,煤燃燒后產生的氫氣等氣體,通過封閉的管道輸送到園區里的新材料廠區,從而加工出國內純度最高的電子級硅烷氣。
平煤隆基公司技術部部長郭飛:我手里拿的就是我們的成品電池(片),這個電池片已經達到了(太陽能轉化率)24%的領先水平,鍍這層藍膜用到的就是硅烷(氣)和氨氣。
目前,平頂山已經建成超大規模的光伏電池片制造項目,累計生產35.5億片太陽能電池片。利用煤炭、光伏等能源儲備,當地還在積極布局新型儲能等產業。就在不久前,一個年產能300MW(兆瓦)的全釩液流儲能電池生產線成功投運。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董事長李毛:傳統產業要成為先進產業,必須進行轉移升級,通過延鏈、補鏈和強鏈,通過科技創新的強大動力,一塊煤可以奔向它的星辰大海。(央視新聞客戶端)
24小時熱線:
13951428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