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院士訪談】
無論從事什么科研工作,都要堅持為國家做事、為人民做事這一基本的原則。在科研工作中,我們要把個人成長融入國家命運和發展中去,永遠懷有家國情懷,這樣人生價值才能得到最大化的發揮。
今年8月,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2022年國際土壤科學聯合會李比希獎頒獎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研究員朱永官作為唯一獲獎者登上領獎臺,成為首位獲此榮譽的亞洲科學家。
設立于2006年的李比希獎,以19世紀杰出科學家、“有機化學之父”李比希命名,每4年評選一次,每次僅一位科學家獲獎。該獎項旨在表彰科學家在土壤科學應用研究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貢獻。
“這是對我多年來持續深入開展土壤科學研究的肯定,更是對中國科學家的肯定,表明我國在土壤科學領域的貢獻和影響力獲得了國際認可?!敝煊拦俳赵诮邮芸萍既請笥浾卟稍L時表示,“中國的科研工作者要始終立足中國大地,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去解決富有挑戰性的科學問題,才能做出讓國際同行認可的科研成果。”
圍繞我國具體需要開展研究工作
記者:您能否給讀者們先科普一下,土壤學是一門怎樣的學科?它的主要研究內容是什么?
朱永官:土壤是地球的“皮膚”,人類日常生活中的吃、用、穿都直接或間接來自土壤,人類社會的發展是離不開土壤的。
在研究內容上,除了土壤物理、化學、生物,土壤分類、肥力等基礎研究外,如今土壤學家們更側重于研究土壤中生物驅動的物質循環和能量交換,以及城市代謝產生的各種廢棄物和廢水中抗生素、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新污染物對土壤、作物和人類健康產生的負面影響。
記者:目前,我國土壤學研究的開展情況如何?其在國際上處于怎樣的水平?未來該學科要朝什么方向發展?
朱永官:近幾十年來,我國土壤科學通過多學科交叉研究,將“人口—資源—環境”作為整體研究系統,以土壤肥力提升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為研究重點,以土壤資源保護與生態環境建設為研究目標,做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可以說,我們已經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土壤學科體系,我國土壤學研究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面向未來,我們首先要明確一點:土壤問題具有獨特性,每個國家要面對的問題都不同。
我國的發展階段、經濟增長模式、生態系統與國外都不一樣,因此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圍繞我國的具體需要開展相關研究工作,切實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扎扎實實地解決我國面臨的土壤問題。
讓百姓享受到科技成果轉化帶來的益處
記者:您在解決土壤污染問題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這些成果是如何落地的?它們具體解決了哪些土壤問題?
朱永官:只有土壤健康了,才能有健康的農產品,土壤學科技成果的應用與百姓的健康福祉息息相關。目前來說,我特別關注土壤微生物和土壤污染。
針對我國部分地區水稻砷含量超標、危害群眾健康的問題,我們團隊選擇將水稻砷污染作為主攻課題,圍繞砷在“土壤—作物”系統中的遷移轉化、砷在生物體內的吸收/排除機制等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系統性、獨創性的科研成果。
除此之外,我們團隊還以抗生素抗性基因為主線開展系統研究,為環境治理政策制定和技術研發提供相應的科學依據。同時,我們進一步研發了熱解碳化等處置技術,其可以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抗生素和抗性基因,目前相關技術在我國長三角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得到了推廣應用。
記者:過去數年,您的團隊十分“高產”,“生物炭”治理土壤污染方法、熱解碳化處置技術等科研成果先后“走”出了實驗室、“走”上了生產線,被轉化為實際生產力,其中有什么經驗可供借鑒?
朱永官:科研成果如果只停留在實驗室,雖然有科學意義,卻鮮有社會價值。作為科研工作者,我們要讓百姓享受到科技成果轉化帶來的益處,為社會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要想實現科研成果的社會價值,離不開企業和市場的幫助。在過去幾年中,我所在的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積極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促進區域科技合作,拓展公共科技服務能力,為國家和區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依托中國科學院廈門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組織當地企業與中國科學院相關研究所開展技術交流,推動中國科學院科研成果在廈門落地轉化,先后技術參股十多家企業。其中,參股企業之一——中科鼎實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已經成為我國土壤污染修復領域的標桿企業。
科學研究是一個逐漸深入的過程,有時在實現既定科研目標的過程中,會意外地發現一些兼具科研價值和應用價值的研究內容,科研工作者要有意識地在科學技術成果轉化方面進行探索。
記者:在您看來,目前我國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的難點在哪兒?需要如何突破?
朱永官:總體來看,隨著我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政策法規的逐步落實,各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已經進入平穩發展階段,科技成果轉化推動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不過,我們仍然要看到,目前依舊存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業人才缺乏、金融資本支持力度不足等問題。我認為,今后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重點開展工作:一是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促進政策協同落地;二是培養專業化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人才隊伍;三是豐富金融支持模式,強化財政金融資源引導作用。
要敢于做看上去不可能的事
記者:當前,我國科技發展正進入以原始創新、基礎研究為主的自立自強階段,我們該如何培養創新人才?
朱永官:在我看來,培養創新人才可以大致分兩個階段:一個是在接受大學本科教育之前,此階段主要的培養目標是夯實基礎知識、提升智商;另一個則是從研究生教育開始,培養重點應該放在創新能力的培育上。人才培養不應僅是簡單地傳授科學知識,更應幫助他們掌握學習方法、找到學習的興趣。
記者:原始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結合您自身的科研經歷,您認為對于科研工作者來說,應該如何選擇自己的研究課題?科研工作者要從哪些方向努力,才更有可能取得科研成果?
朱永官:首先,我認為,無論從事什么科研工作,都要堅持為國家做事、為人民做事這一基本的原則。在科研工作中,我們要把個人成長融入國家命運和發展中去,永遠懷有家國情懷,這樣人生價值才能得到最大化的發揮。
其次,要從不同角度入手,做前人未做之事?;仡櫸乙酝目蒲悬c滴,對我影響最深的,是我的導師讓我做的第一件事。他讓我針對想要研究的領域,去搜集當時國際上相關研究的最新進展,然后從中分析還有哪些研究空白、哪些尚未解決的問題。除此之外,他潛移默化地向我灌輸,要有挑戰精神,要敢于做看上去不太可能的事;同時要敢于接受失敗,永遠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我讀博期間,主要做的是關于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放射性污染方面的研究,即使是這樣一個已經被很多人研究過的問題,也依然可以找到一些前人沒有關注到的空白。
除此之外,還要有團隊協作精神,要養成互相學習和尊重他人的習慣。我們從事的科研工作是一項高度復雜的工作,很難憑借某一個人的能力單獨完成。因此,我們要看到每個人的專長,營造一個和諧的氛圍,實現互利雙贏、共同進步。(科技日報 記者 符曉波)
下一篇:闖蕩鄉村!這群青年在“蹚”路
24小時熱線:
13951428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