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中新網北京12月7日電 題:蔡一茂:“陣營對抗式”技術圍堵、脫鉤破壞全球集成電路產業健康發展
北京大學集成電路學院院長蔡一茂近日撰寫署名文章稱,近年來,國際形勢瞬息萬變,基于全球化合作的集成電路產業鏈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尤其美國為維持其科技霸權,將集成電路產品和相關技術政治化、工具化和泛安全化,對特定國家進行限制和打壓,破壞國際貿易規則和產業供應鏈。“陣營對抗式”技術圍堵、脫鉤破壞了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的健康發展。
以下是文章全文:
集成電路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之一,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也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集成電路產品涉及集成電路設計、加工制造、測試封裝等一系列復雜的環節與步驟。經過多年的合作與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已形成上下游協同、聯合創新的完整產業鏈,有密不可分的全球化高效分工協作體系。目前,美國在先進計算芯片的設計中占據主導地位,中國臺灣提供了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先進工藝制造,日韓在存儲芯片等領域獨具優勢,而中國大陸則作為世界最大的電子消費市場為芯片產品提供了廣闊的銷售市場。
近年來,國際形勢瞬息萬變,基于全球化合作的集成電路產業鏈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尤其美國為維持其科技霸權,將集成電路產品和相關技術政治化、工具化和泛安全化,對特定國家進行限制和打壓,破壞國際貿易規則和產業供應鏈。
比如,美國持續加強與盟友組成的技術陣營,利用國家安全等理由在集成電路領域封堵中國。一方面,美國通過主導瓦森納協定等國際出口管制多邊機制,推動對微波分立晶體管、極紫外光刻設備與技術、先進硅片生產技術、后量子加密、水下傳感器、監控軟件及技術等一系列“已開發或處于開發階段”的新興技術實施列管。另一方面,美國聯合盟友在美歐貿易技術理事會下設出口管制工作組,主導印太經濟框架設置出口管制議題,強拉組建“芯片四方聯盟”(CHIP4),擬復制升級38國組成的對俄“全球出口管制聯盟”,創設“第5個出口管制多邊機制”應對來自中國的所謂技術威脅。
美國政府在集成電路領域的“陣營對抗”與出口管制策略既不符合集成電路行業的自然發展規律,又破壞國際市場規則與秩序,必將給美國企業、美國的盟國以及全球集成電路產業帶來極大負面影響。
首先,集成電路領域“陣營對抗”的代價巨大,不但損害中國企業利益,也會極大損害美國企業利益。集成電路是真正實現供應鏈全球化的產業,集成電路產業鏈全球化也是市場追求最高效率的結果。全球集成電路價值鏈深度融合和互補,“陣營對抗”與可能的技術脫鉤將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和創新成本。美國集成電路協會評估,建立自給自足的美國本土供應鏈將需要至少1萬億美元的預先投資,且芯片價格總體上漲35%至65%。此外,中美集成電路供應鏈高度互補,美國企業在中國發展集成電路產業過程中獲得巨大收益,美國多家頭部集成電路公司的在華營收占比超過30%,有些甚至高達50%?!瓣嚑I對抗”與技術圍堵必然會對美國企業造成巨大利益損失,影響企業的穩定經營和行業的健康發展。
其次,集成電路領域的“陣營對抗”會破壞集成電路產業全球秩序,一損俱損。美國聯合其盟友以“美國優先”為原則打破全球集成電路供應鏈,將引發集成電路產業“軍備競賽”。雖然美國以CHIP4等方式來推行多邊機制或者通過盟友聯盟來推行“陣營對抗”、技術與產業鏈脫鉤,表面看來可以構建排除中國在外的全球產業鏈重塑,但是這種重塑更多出于政治目的而不是出于更高效的生產要素分配和使用,必將降低聯盟內部的信任度,聯盟內各成員將為追求自主可控進行擴產戰略。
比如,除美國出臺《芯片與科學法案》,歐盟也出臺《歐洲芯片法案》、韓國出臺《K-半導體戰略》、日本出臺《半導體戰略》等,集成電路供應鏈的產能分配變得更加無法預測,全球產能將面臨大量過剩風險。
同時,眾多集成電路跨國公司被迫“選邊站”,選擇性銷售產品。一方面,歐洲與日韓的先進芯片產品無法在華大量銷售;另一方面,為保住中國市場銷售份額,這些企業被迫在產品中減少應用美國技術和產品。美出口管制政策導致的產能過剩、市場分裂,不但嚴重損害美國企業在華利益,更限制了歐、日、韓等企業在中國市場可能獲得的巨額收益。
再次,美國領導的“陣營對抗”對技術的封堵是不會成功的,只會倒逼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加速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技術發展路徑清晰,如果長期回不到產業全球合作正軌上來,中國有決心有條件有能力自主發展起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一直走全球化路線,美國領導的“陣營對抗”正在迫使中國產業界放棄幻想、形成共識,也促使中國產業界整合資源聚力突破。經過多年的持續努力,中國在集成電路領域的創新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在半導體器件、芯片設計等領域的科研成果緊追美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的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中國已經躍升為全球第11名,超過日本、法國和英國等發達國家。強行與中國進行技術脫鉤,以“陣營對抗”取代技術合作,對全球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和科技進步都會是巨大損失。
最后,集成電路領域的“陣營對抗”對國際交流造成負面影響。由于美方近幾年的一系列限制措施,芯片在中國成為全民關注的熱點問題。今年10月7日,美國針對高性能芯片、芯片制造等再次嚴控對中國的出口管制,并且禁止美國籍、美國綠卡、美國法律下的法人甚至身處美國的個人/公司從事中國境內的先進集成電路相關工作。這種逆全球化的“大棒”政策、霸權操作引起廣泛報道和討論。
當前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面臨重大技術挑戰,比以往更加依賴于全球暢通的技術交流和合作。但美方的限制使得美籍人士參與中美乃至全球集成電路相關領域合作面臨巨大困難,嚴重阻礙全球集成電路技術領域的合作和創新發展。
實際上,近年來美國在集成電路等領域主導的對立,連累相關行業合作交流減少,如出口貿易、留學教育等。中國和美國的科技交流多年來保持著緊密的合作,許多美國的知名教授是華裔。這些華裔學者為美國的科技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自2018年以來,以美國司法部“中國行動計劃”為代表的行為持續傷害中美兩國的合作關系。亞利桑那大學的一項報告顯示,有42%的華裔科學家表示對美國政府的監視感到非??謶只蚪箲]。比如,針對麻省理工學院陳剛教授的監管案例,讓很多學者對中美科技交流和學術合作望而卻步。近期美方對于集成電路領域相關合作的進一步限制將導致國家之間的科技交流更加艱難,嚴重影響相關行業的健康合作與發展。
面對當前云譎波詭的國際形勢,中國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促進全球平衡、協調、包容發展,共同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集成電路產業是需要全球性合作的行業,中國在加強自主創新的基礎上,將繼續堅持合作開放、互利共贏,在國際風云變幻下保持定力,推動集成電路技術不斷創新,為國際合作注入更強動力,為國際集成電路產業健康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完)
24小時熱線:
13951428565